当前位置:首页> 重要讲话

蒋耀平副部长在“第二届夏季农副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”动员会上的讲话

文章来源:
文章类型: 内容分类:
二〇〇八年六月十日

同志们:

  为期一个月的商务部“第二届夏季农副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”今天开幕。召开这次动员会,目的是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为全国农民特别是四川、重庆、陕西、甘肃等灾区的农民销售产品、增收致富,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。

  从2006年下半年以来,商务部已经举办了六届网上购销对接会,这届是第七次。应该说大家对这项工作已经很熟悉了。但这次对接会面临的情况和工作重点却与往年不同。大家知道,5月12日,中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.0级特大地震,给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损失,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,中华民族万众一心、众志成城,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抗震救灾。商务部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,和其他部门紧密配合,动员全国商务系统的干部职工,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,千方百计组织抗震救灾物资,恢复灾区市场和流通秩序,保障灾区物资供应和人民生活。在这种情况下,这次对接会不仅要与往届一样为全国农民提供购销信息服务,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接会,为灾区恢复重建发挥作用。据统计,新农村商网现在已收到786条购销信息,其中有178条是来自四川的,就是说近四分之一的信息是灾区需要的。全国人民都应该努力帮助灾区人民解决问题,除了已有的渠道外,我们还要通过新农村商网,通过我们的对接会,扎实为灾区人民办实事。刚才,河北商务厅的同志介绍说,河北省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的一个试点县,积极组织当地企业在网上发布生产信息,其中生产镐、锹的信息被有关部门在网上得知后,立即向该县下达了抗震救灾物资生产调拨单,该地企业还主动提供了100多万元的救灾物资支援灾区。这说明,新农村商网能为抗震救灾发挥作用。因此,这次对接会的工作重点是支援灾区恢复生产、重建家园。所以说,这次对接会有着特殊的意义。

  对本次对接会,信息化司和有关司局作了细致的筹划和安排,刚才信息化司的同志介绍了准备情况,河北、河南商务厅的同志分别介绍了本省的工作准备情况,新农村商网对接员代表汇报了对接工作的做法、体会。下面,我就网上购销对接工作讲两点意见:

  一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,为农民增收特别是灾区恢复重建发挥促进作用

 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,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,必须“统筹城乡发展,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”,“解决好农业、农村、农民问题,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,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”,同时强调要“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”,“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、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,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”。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: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,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、增加农民收入上”。

 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,许多农村的商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。据《中国农业年鉴(2007)》统计,我国水果年总产量高达9000万吨,蔬菜年总产量近6亿吨。其中苹果2000多万吨,梨1000多万吨,柑橘1600万吨,西瓜600多万吨。农产品商品交易额接近农业总产值的一半,农产品流通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。从近几年农副产品流通情况看,价贱伤农问题频频发生,涉及大豆、棉花、生猪、鸡蛋、西瓜、香蕉、柑桔、荔枝、芹菜、白菜、冬瓜等几十个品种,其中蔬菜、水果等鲜活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比较突出。如:近几年的“陕西西瓜、芹菜卖难”,“广东、海南香蕉卖难”,“广西荔枝卖难”,“湖南、江西柑橘卖难”,“海南辣椒卖难”等。造成农产品卖难的原因尽管很多,但信息不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。由于信息不畅,一些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知道去哪里卖,不知道到哪里能卖个好价格,以至低价甩卖,眼见产品烂掉,甚至亲手毁掉自己的劳动成果,增产却不增收。

  所以,2007、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,要“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”、“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,加快建设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”。十七大报告把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“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市场化、国际化”的建设任务,扩展为“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市场化、国际化”,增加了“信息化”,体现了党中央对我们这项工作的重视,这对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。所以,各级商务部门一定把这项工作作为落实党的十七大、中央一号文件精神,支援抗震救灾的一项重要工作,加强领导,高度重视,严格按照要求抓紧、抓好、抓出成效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河北、河南等大多数省也都成立了组织领导小组,对这次对接会每个环节的工作都作了进一步的部署安排。这是落实中央要求、支援抗震救灾的一个具体表现。特别是这次地震,仅四川直接受灾人数就超过1000万,重灾区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,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。所以,我们要发挥新农村商网信息服务的作用,更好地服务和支持灾区人民的重建工作。

  二、不断总结经验,积极探索信息服务的新方法。

  从2006年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实施以来,商务部和地方各级商务部门,对依托互联网为农民进行商务信息服务的内容、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,不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受到了农民的欢迎,而且也总结了许多切实可行和值得推广的好经验、好办法,也培养锻炼了一批工作骨干。据统计,新农村商网已累计发布信息560多万条,为农民提供各类咨询3.8万人次,网站日均访问量达130多万人次,特别是网上网下相结合的购销信息对接服务,促成农副产品销售500多万吨,成交金额超过110亿元,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卖难问题,充分体现了利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公共商务信息服务,投入少、见效快、覆盖面广的特点,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。

  但是我们也看到,农村电脑普及率还很低,大多数农民不会使用电脑上网,信息采集发布的方法、手段、渠道受到很多限制,购销信息对接服务还需要靠电话、传真、手机短信等传统的通信方式送达,服务的效率还不够高,新农村商网的服务功能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。

  所以,我们要针对这些情况,积极探索,不断总结经验,完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,让更多的农民受益。

  一是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服务资源。在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形势下,各部门、各行业越来越关注“三农”,农村信息建设服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,建立了许多公益性或商业性的网络信息平台。如农业信息网,蔬菜、水果等农产品行业协会网,基层党员学习教育网,电信企业的农村服务点等。还有我部实施“万村千乡”、“双百市场”等工程,资助规范了许多农家店和大型交易批发市场。这些,都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。也就是说,除了我们现在已经建成的网络外,要利用好各部门、各行业已经建立的网络,形成合力,扩大服务范围。河北、河南商务厅的同志刚才也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,各地都有一些好的做法,我们要认真总结、推广。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模式,加快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现建设。

  二是要突出重点,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。随着农村商品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,农村合作组织、产业协会、流通经纪人、种养大户,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。从以往对接会成交的情况看也是这样,大宗的成交都是由种养大户、经纪人、协会、合作组织与收购商达成的。可以看出,他们是一家一户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。所以,要把对他们的服务作为重点,通过他们让广大农户受益。

  三要创新服务方式、途径。对农村的商务信息服务是一项新工作,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。到底哪种信息服务的模式、方法好,要通过实践来检验。特别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,各地的情况也不同,各地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,立足现有条件,发挥各自优势,探索对农民最有效、最便利的服务方式和途径,解决好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。比如在农村一些地区,手机短信的覆盖面要比互联网的覆盖面大,而且短信农民都会使用,我们在这方面也可以探讨一下。如果通过手机短信,可以让一些农民很方便地了解商业、气象、科技、市场等方面的信息,可以平衡农村信息的不对称,那么这个方法就值得我们研究和尝试。

  四是要立足长远,建立全国农产品信息数据库。各省(区、市)商务部门,要注意收集和积累本地农产品生产信息特别是特色农产品信息,农产品流通、加工企业信息,逐步建立起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、流通和加工企业信息数据库。如果把这个数据库建起来,不仅可以提高购销对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,而且可以提供农产品产销预测、预警等深层次的数理分析和服务。这是一项基础工作,作为负责商贸流通工作的各级商务主管部门,非常需要这方面的数据支持。新农村商网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,也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。

  五要坚持实事求是,立足于解难题。对接工作的重点是疏通购销不畅的问题,是雪中送炭、解难题,不要片面追求成交量,也不要锦上添花,原本就畅销的产品,我们尽量不要改变原有的购销渠道。重点还是要放在大宗、滞销、需要远距离特别是需要跨省销售的产品上。尤其对四川、重庆、陕西、甘肃等地震灾害严重的地区,不仅在举办对接会时要重点服务,而且要建立长效服务机制,为灾区恢复生产和重建发挥应有的作用。这方面,部里将根据灾区的需求,进一步研究、推动。

  六是加强引导示范,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村商务领域的应用。举办对接会,帮助农民销售产品、解决卖难的同时,也让农民认识到,通过互联网能够了解市场信息,把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,卖个更好的价钱。听大家介绍,通过对接会,许多农民,主动购置电脑学习上网,用市场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。对接会的这种引导示范作用,有利于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村商务领域的应用,也有利于农民走上致富道路,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。希望大家,注意总结各地的好经验、好方法,收集一些典型案例,进行宣传推广。

  我相信,在大家努力下,在商务部和各省商务部门推动下,一定能把对接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好,把新农村商网建设得更好,为灾区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。希望大家再接再厉,取得更大的成绩!

推荐文章:

   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:

    1、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“文章类型:原创”的所有作品,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:“文章来源:商务部网站”。

    2、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“文章类型:转载”、“文章类型:编译”、“文章类型:摘编”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